长寿水电博物馆
Changshou Hydroelectric Museum
功能:展览、接待
规模:18000平米
地点:重庆长寿区
时间:2022/08-2023/02
一、场地策略
上硐电站与大坝为龙溪河阶梯电站系统的重要工业遗址节点,是博物馆及景观场地选址的重要参照。考虑与遗址形成全方位互动,场地沿龙溪东路分为南北两部分。
北边场地空旷,由溪水三面环绕,用作博物馆场地;南边场地植被茂盛,南端为俯瞰龙溪河与远观大坝的悬崖,规划为遗址公园。
二、建筑设计
博物馆建筑概念起源于对长寿水电与中国水电发展线索的解读。场地中置入两个锥体:南边为长寿水电馆,北边为中国水电馆,两馆底部由台阶、中厅、等功能连接,上部由连桥、室外展场等连接,最后起遮阳作用的外表皮将建筑形体整合。
车辆及行人从龙溪东路进入建筑场地,在博物馆西侧落客。一层大厅开放,布置游客接待、纪念品商店、休息区等功能。
北部中国水电馆锥体为通高的中庭,空间原型来自于大坝水电机房内部的高耸空间。中庭周围一层布置咖啡厅、科普教室等公共功能,夹层为馆藏办公等研究功能,二至五层为展厅。锥体顶层为VIP室,可乘电梯从一层直达,俯瞰大坝全景。观众从大厅进入中庭,首先感受到净高30米的震撼空间。乘坐电梯直达五层的天空序厅,然后通过中庭楼梯下降到下方展厅。展厅层高8米,充分满足布展需要,每层观展流线的开始与结束都与环绕中庭的楼梯接入,完成展览之间的过渡,形成连续的观展体验。
南部长寿水电馆锥体为建筑实体,一层报告厅与大厅相连,二至四层为展厅。观众同样从一层乘坐电梯到达顶层展厅,通过东侧的直跑楼梯下到下一层展厅,形成连续的观展体验。两馆之间通过空中连桥与平台连接,观众在观看室外风景的同时,置身于室外展场。
两个锥体一正一倒、一高一低、一虚一实,相互独立又合为一体,金属的外立面隐喻发电机组。“双核共心”——建筑以凝固的姿态讲述长寿与中国水电发展紧密联系的故事。
三、景观规划
两个主题展厅均结束于二层,观众可通过楼梯回到一层大厅,或者通过与露台相接的过街连桥来到南边的遗址公园。连桥在龙溪河畔变为悬挑在崖体之上的观景台,人们可以在台体上远眺大坝,也可以在檐下“观坝餐厅”、“悬崖咖啡”等空间休息活动。东侧延伸出以大坝为舞台背景的室外剧场,成为观看“长寿印象”、“芳华龙溪河”等实景演出的场地。
遗址公园充分保留场地现有的茂密植被,以景观步道的介入组织交通,加以工业遗址展品激活场地。景观公园北侧的小广场为连桥步道接入点,并设地下车库出入口。地下车库同时服务北侧博物馆与南侧公园,在地下将二者再次连接。
四、展陈专篇
在中国水电博物馆策划上,为展现中国水电历史文化同时凸显长寿水电历史文化,分“江河纪事·百年波澜——中国水电历史文化陈列”、“绿色能源·水电摇篮——长寿水电历史文化陈列”两大篇章,将通过历史图文、重点展品、艺术装置、微缩场景、VR、AR、互动体验、数字长卷、浮雕、艺术沙盘装置、天幕投影、沉浸式影厅等多种展示方式,展现中国水电和长寿水电的辉煌历程。
五、三位一体
博物馆、遗址公园、电站大坝“三位一体”,构成建筑、景观、遗址三个节点:北侧建筑与南侧景观形成交通上的连续;南侧景观与东侧遗址互为背景对望;北侧建筑在最高点俯看遗址,并且通过南侧景观铺垫最终到达遗址。
南北场地互为补充,与电站遗址一起构筑了丰富的空间叙事逻辑,形成了立体的观展游览体验,旨在讲好长寿水电故事,讲好中国水电故事。